海外医生在线提醒防疫重点,新冠状病毒或已...
近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治,进入了关键时期。一边是已确诊的17332例病例,21558例疑似病例,...
白蛋白是通过肝脏合成的一种蛋白质,也叫作清蛋白,是血浆中含量最多的一种蛋白质,它可以反映肝脏的受损程度,可以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有解毒、抗氧化、修复损伤的作用。它的正常值为35~51g/L(3.5~5.1g/dl),但在正常状况下它的白蛋白增高有很多的原因,可以分为临床上的疾病导致的和饮食不当引起的。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分析一下。
白蛋白的增高可能是血液浓缩而导致的,像严重的脱水和休克,呕吐,腹泻,高热,大量出血、严重的烧伤、肾脏疾病,或是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冷球蛋白血症等单克隆性免疫球蛋白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硬化和某些慢性感染造成球蛋白(多克隆)升高的一些慢性病等。都会使得血液的浓度增加而造成白蛋白增加。
白蛋白是一种蛋白质,所以它的增高也可能是饮食摄入过多的蛋白质引起的。生活中常见的卵白蛋白、乳白蛋白、肌白蛋白、血清白蛋白、豆白蛋白、麦白蛋白,都属于白蛋白的范畴,它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几乎在所有的动植物中都可以找到白蛋白的身影。因此,我们极有可能通过饮食的摄入导致白蛋白含量的增加。从这个角度看,体内白蛋白的含量可以反映机体的营养状况,也属于营养过剩的范畴,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控制自己的饮食,减少富含白蛋白的食物的摄入。
身体中白蛋白增高的原因大体就是血液浓度增加和饮食摄入过多两种。如果是饮食摄入过多的话,只需要注意摄入的蛋白质含量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是血液浓度增加引起的白蛋白增高就要多注意了,一定要检查清楚,尤其是要检查是否出现了上述的疾病。其实除了白蛋白的增高,白蛋白的减少同样也是不可忽视的,可能是肾脏或者是肝脏问题引起的。
©本文系袋鼠健康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